亞洲食療協會
  • 主頁
  • 最新講座
  • 文章/報章專訪
  • 花茶瑜伽班
  • 亞洲食療週訊
  • 食療諮詢服務
  • 慈善活動
  • 講座花絮
  • 亞洲食療坊
  • 產品
  • 食療專用水

刊登於2019年10月17日 晴報 半版

10/18/2019

0 Comments

 

「腎」不好!命不保。腎乃先天之命門,人後天元神、精元所在,主管骨骼、關節、氣血、毛髮、腰骨、精力、泌尿、膀胱、體溫、睡眠質素、大小二便開合、精神狀態及生育能力,是食療所談及望聞十柱「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、氣、血、經、脈、絡」中最決定性之一環,也就是主宰人類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壯、健、興、衰的臟腑,必須時刻好好保養,珍而重之。

腎虛分【腎陰虛】和【腎陽虛】
「腎虛」分陰陽,陰虛需調理,陽虛補虧損。「陰虛者」即指腎氣,腎元流失阻礙而出現耗損,常見面紅潮熱,手心腳心盜汗,腰背酸痛,口乾失津,記憶力退,失眠多夢,男房事力退,早漏滑精。女則月事失調,量如泉湧,白帶黏稠如涕,腥臭味濃。「陽虛者」即指功能上衰退,是陰虛失調不理之惡果,常見面如灰白,舌淡水滑,四肢冰冷,畏風怕寒,耳力衰退,鼓嗚長伴,食慾不振。下肢浮腫,腰背痺痛,失眠夜尿,男者性慾減退,有心無力,女則月事延誤,量少色淡,經痛纏繞,白帶稀多如水,濕透內褲,未老先衰。

Picture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9年9月27日 am730半頁

9/30/2019

0 Comments

 
【不做藥奴 棄藥嚐湯】
【以湯代藥 癒而不傷】
「藥奴」即需要長期或終生依賴藥物幫助減痛、排毒、消脂、睡眠、拖延、牽制、對抗疾病或維持人體基本機能運作,甚至延長生命的「服藥奴隸」。
是藥三分毒 未癒先傷
凡藥皆有藥性,長期服用,肝臟、腎臟受損難免,積久成毒,未痊癒但卻令身體先蒙受損傷,而且傷脾及胃,食慾減少,吸收能力下降,排便能力減退,往往弊多於利,如不三思便輕言沾藥,實屬「愚者之選」。

愚者「捱藥」,智者「嚐湯」
「亡羊補牢,棄藥嚐湯」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,人無虧損怎能成病?
亞洲食療文化源遠流長,以湯代藥,以茶代水,以汁、湖代膳,針對個人先天體質,後天失衡,適度調理,一切從根本出發,穩健五臟,貫通六腑,暢經通絡,先修後補,行氣活血,固本培元,既能痊癒,而且能避免身體受傷,承傳食療文化,薪火相傳,學而習之,若能用得其所,功效顯著,受用終生 !

如何可以學習「正統食療」
初學者可留意本會每週「食療湯水講座」主題,揀選心中所需,先登記後出席,即場學習「食療湯水」,即場試飲,邊學習,邊品嚐,報名出席食療湯水講座。
Picture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9年8月2日晴報「食療」通乳育嬰 助母乳哺嬰 事半功倍

8/2/2019

0 Comments

 
母親乳汁是為母體之本,育嬰之源。因此從古至今,皆為餵哺嬰兒首選上乘之品,毋庸置疑。但從「食療」及體質角度之言,母乳屬人體液態分泌之一,乃脾、胃、腎元三者生化之液。若母體脾強胃壯,腎元穩固,乳汁則猶如甘泉玉露,營養豐足,源源不絕,嬰兒惠及母哺必強之、壯之、健之,體格堅壯,生肌長肉,眼精腦靈,溫飽甜睡,茁壯成長。

但若母體虛弱,脾濕聚,胃不化,腎元蝕,血虛畏冷者,勉強以母乳哺嬰,未見其利必先生其害,因此,若期望能以母乳哺嬰者,必先正其身,補其血,強其氣,在分娩後積極以「食療」湯水調理,以乳為本,健體強元。
但時移世易,隨著基因食物橫行,激素為患,一般民間古代通乳偏方。「食療」不建議採用。如花生容易致敏,木瓜多涉及基因,雞腳多含激素,以此催乳哺嬰必存在一定的傷害及隱憂。
​
初生之嬰,為人母者,必先以穩為先,嘗試飲用古法「食療」湯水「通乳育嬰甘露湯」,每週二次,疏通乳腺,利水多乳,強化營養,行氣活血,強脾健胃,固腎培元。
Picture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9年5月2日 頭條日報 - 肝臟頑疾

5/2/2019

0 Comments

 
「肝臟頑疾」泛指頑強及難以根治的不適,功能及排毒能力衰退、減弱,危可致命,或遂漸廢棄,人之大患,務必小心處理,三思而後行。
 
凡有肝臟頑疾者,眼睛、皮膚必先後泛黃,排毒、消化、代謝功能相繼受阻,毒無出路,隨經四散,毒堵成禍,腹水脹滿,硬而成塊,痛不欲生。西方慣常以硬碰硬,不惜代價,損兵折將,殺而盡之,但倘若盡不了!受不了!輸不了!

Picture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9年4月11日 頭條日報

4/11/2019

0 Comments

 
「中風」範指人體五官、面部肌肉、四肢、意識以至說話、大小二便及身體活動能力,因腦部動脈「閉塞」、「爆裂」導致部份腦部細胞死亡,所造成的嚴重衰退及失控,是延續性及永久性的傷害,不單只危害生命,而且會令患者尊嚴受創,生不如死,苦不堪言,因此絕不可坐以待斃,必須主動提防。
Picture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9年1月24日頭條日報 - 救脾 解癢 化濕

1/24/2019

0 Comments

 
Picture
濕分「內」、「外」,內濕成疹,外可致病,從食療角度而言,「濕」是阻止人體表溫、氣血、運化、宣泄及正常新陳代謝活動的有害物質,徵狀,傷害各異,處理及調理方法截然不同,絕不可輕率處理,混為一談。
「外濕」屬外邪,亦即中醫學上「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」六淫之一,多因環境、氣候、雨水或天氣濕度急變所致,輕則傷害體質,重可致病。
「內濕」即內邪,是人體內臟、經絡、化濕、精氣、津液運化功能失衡內傷的後遺症,輕可傷脾害胃,水聚成腫,疲倦乏力,大便稀爛,重則熱血、毒血,發而起癢,聚而成疹,十分困擾。
善用食療湯水「救脾解癢化濕湯」,每週一次,恆常飲用,有助增強脾臟化濕功能,利水退腫,回復精力,清除血毒,緩解痕癢,逐步改善偏濕體質,增強抗濕能力,保健養生,承傳食療智慧,值得一試。
資料由亞洲食療協會主席 – 吳贊明先生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9年1月10日 頭條日報 - 收尿救腎培元湯

1/10/2019

0 Comments

 
Picture
「尿液」即虛水,廢液,是人體的液態代謝排泄物。「尿診」跟「脈診」、「舌診」、「糞診」合稱為「望聞四柱」,是食療用作評估個人體質、病理,甚至衰老速度上的基礎論斷。
 
食療以「尿」論診,必先分其顏色、流量、收放、規律及次數,細分為「尿毒」、「尿寒」、「尿熱」、「尿頻」四大類別,其中又以「尿頻」為「傷腎敗氣」之首,禍延膀胱下焦臟腑之地,必需及早認真對待。
 
古法食療湯水「收尿 救腎 培元湯」,每週一次,恆常飲用,有助回復小便規律,強腎益氣,補而不燥,固本培元,保健養生,承傳食療智慧,值得一試!
 
資料由亞洲食療協會主席 – 吳贊明先生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8年12月31日頭條財經報【全版】

12/31/2018

0 Comments

 
Picture
失眠,即古代醫書所記載之「不寐」、「不得眠」或「目不瞑」,即指難入睡,斷睡,心醒,多夢,未能進入真正休息的睡眠狀態。久而久之,身心疲累,傷及五臟,禍害六腑,是都市人、老年人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的最大元兇,「百病皆從失眠起,長勞不適損壽元」,因此必須認真對待,及早處理。

           睡眠是人類,甚至天地萬物對疲勞感覺及自我充電,回補體力,能量規律性的本能,因此失眠其實是人體規律性出現問題所致的反射現象。不同的原因,造就不同失眠的程度,經歷愈久,對身體所浮現的傷害便愈重。因此若想解決失眠,必須尋根究底,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明白相關的後果,才是積極面對及處理的態度,絕不能依賴藥物,貪一時之快,禍害無窮,得不償失。


學習食療「四型,四損」對失眠的論斷基礎       認識自我,先分類,明傷害,修破損
失眠四型
1. 腎陽虛型:     難入睡,輾轉反側,脾氣暴燥,手腳長期冰凍
2. 腎陰虛型:     多夢,斷睡,需側臥,夜尿頻繁,醒後難再入眠
3. 勞心傷神型:  心醒,大腦思緒不停,人在睡但卻耳聽八方,夜半驚醒,心慌慌,精神難以由睡眠中恢復
4. 脾腎皆虛型:  無睡意,無倦意,反常態對失眠習以為常,精神散渙,大腦思維遲鈍,便秘及口乾

失眠四損
損「腦」: 腦為神經系統之主,不眠即不休,失眠令大腦長期處於備動狀態,久而久之便會出現思想、反應緩慢,神智散渙,記憶衰退,分析、意志力弱及腦部功能提早退化等傷害性的現象
損「肝」:  肝主疏泄,是人體最繁忙的代謝器官,必須依靠人體進入深層睡眠狀態時才能有自我保養及修復。因此長期失眠不但影響肝臟機能,而且亦會導致排毒紊亂,消化力弱及肝血不足等連鎖惡果
損「眼」: 眼為五官七竅之首,調控之腦,通經於肝,眼精需要腦靈、明目、肝要清。腦、肝、眼同氣連枝,失眠禍及腦、肝,視覺神經難免受損,雙眼難以安然。
損「腎」: 腎為人之命門,主骨、主血、主腦,亦為陰陽平衡之母。人類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養命延年,養元補陰本為生理本能,失眠破壞人體恆常,傷肝敗腎,削髮薄骨,是體質虛弱及蒼老之原兇
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8年12月14日 頭條日報 - 心臟

12/18/2018

0 Comments

 
「心為脈之本, 血乃命之源。心強可命長!心弱則命薄!」因此有一個強健的體魄,便必須先學好照顧自已的心臟。
「護心先通脈,強心需活血」按中醫五行學說,心臟屬火,統血,是調控人體血壓、血液循環及呼吸系統的處理器,位列五大內臟之首,舉足輕重。

除恆常運動,作息定時,遠離吸煙、酗酒惡習,養成多菜少肉,高纖的良好飲食習慣外,如能同時配合古法食療湯水「通血 平壓 強心湯」,每週一次,恆常飲用,有強心臟;通血管;穩血糖;平血壓;防血黏;減尿酸之功效,養生湯水,全方位保健心臟血管健康,值得一試。
資料由亞洲食療協會主席 – 吳贊明先生
Picture
通血 平壓 強心湯 - 由亞洲食療協會主席吳贊明先生撰文
0 Comments

刊登於2018年12月7日 頭條日報

12/7/2018

0 Comments

 
「諸病易治,久咳難癒,頑痰誘百病,清咳可防喘」
肺為納氣之本,開竅於鼻、咽、喉三方互相呼應,強弱與共,唇齒相依。肺朝百脈,肺氣詳和則呼吸順蜴,體質健壯,細菌、黏液難以積聚,吐納有序,咽、喉、氣管暢通無阻。反之,痰涎聚結,喉癢難耐,體質下降,咳嗽無止,久而成喘。

「預防勝於治療,有備方可無患。」對於有肺虛、痰多或久咳不清者,必需在天氣轉冷,空氣質素下降,或濕度回落之前,及早準備,調理身體,積極備戰。如可飲用古法食療湯水「救肺防喘清咳湯」,每週一次,有強肺氣,防喉癢,化頑痰,清久咳之效,保健養生,值得一試。
資料由亞洲食療協會主席 – 吳贊明先生提供
Picture
0 Comments
<<Previous

    Categories

    All

 COPYRIGHT© 2016 AsianDTA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亞洲食療協會
協會總部地址: 九龍灣臨興街21號美羅中心二期2101室
電話: 2638 0222 傳真: 2638 0261
  • 主頁
  • 最新講座
  • 文章/報章專訪
  • 花茶瑜伽班
  • 亞洲食療週訊
  • 食療諮詢服務
  • 慈善活動
  • 講座花絮
  • 亞洲食療坊
  • 產品
  • 食療專用水